淺談國企基層單位文化建設與管理
來源:枝城管理所 作者:胡文芬 發布時間:2023年02月23日 09:58:14
論文導讀:企業文化的涵義;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基層文化隊伍對整個社會文化的重要性;當前基層文化隊伍所需注意的事項;按照企業文化的結構層次,創建企業文化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創建企業文化的意義。
關鍵詞:企業文化;國有企業;基層文化隊伍
一、企業文化的涵義
關于企業文化的定義,不同的學者觀點并不一致。美國的威廉·大內認為:“一個公司的文化由其傳統和風氣所構成。此外,文化還包含一個公司的價值觀,如進取性、守勢、靈活性--即確定活動、意見和行動模式的價值觀。”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帶有社會歷史發展的印記,是民族歷史文化在企業產生、經營過程中的濃縮和凝結。企業文化與本國的傳統文化是息息相關的。民族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根本,企業文化體現民族文化的特色并從民族文化中汲取營養。美國特雷斯·迪爾和阿倫·肯尼迪認為,企業文化由價值觀、神話、英雄和象征凝聚而成,這些價值觀、神話、英雄和象征對公司的員工具有重大的意義。企業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二、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企業文化的正確認識。一是將企業文化等同于文體活動。認為所謂的企業文化,就是由工會組織員工進行文體娛樂活動,目的是為了豐富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二是認為企業文化就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翻版。認為企業文化就是通過說服教育,來解決員工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問題,是宣傳部門和思想教育部門的工作;三是將企業文化與企業形象設計相混淆。認為企業文化的主要任務就是設計好企業的形象,因此,將企業文化工作的重點放在了對企業標識的設計、對站所的建設等方面。
(二)企業文化建設缺乏創新性。每個企業的發展歷程各不相同,各企業經營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也不同,因此,每個企業都存在著自身所獨有的企業文化。麥當勞的經營理念是:品質、服務、衛生、清潔;國家電網承擔著保障安全、經濟、清潔、可持續電力供應的基本使命;惠普公司的價值觀是:改革與創新,強調集體協作精神。正是由于這些不同于其他企業的文化,才能使職工感覺到本企業的目的和追求,才能使別人感覺到企業所獨有的價值和特色。有些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缺乏個性,缺少創新,不能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和企業自身的變化而及時做出調整,使得企業文化不但不能促進企業的發展,反而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障礙。因此,在當前的國有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能否突出企業個性,反映企業特色,直接決定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敗。
(三)缺乏關于企業文化的教育和培訓。企業文化只有得到全體員工的認同和理解,只有得到員工的執行和落實,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作用和價值,因此,企業應該將本企業的企業文化宗旨和內涵對員工進行詳細解讀。部分國有企業雖然有自己的價值觀、經營理念、企業精神、企業哲學,但并沒有對員工進行相關內容的培訓和教育。很多員工對本企業的企業文化概念模糊,在執行和落實時不能理解企業文化的真正含義,勢必導致行為出現一定程度的偏差,致使企業文化不能落到實處,因此,需要將本企業的企業文化對員工進行相應的培訓和解讀,尤其是當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對企業文化進行適時調整時,及時調整員工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就更加必要。
三、基層文化隊伍對整個社會文化的重要性
隨著在我國在自身實力上的不斷提高,我國的整體現狀已在逐漸與外國發達國家不斷減小。作為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基層群眾對于國家整體上的建設有著重大的貢獻。這樣的貢獻表現在了基層群眾自身各個方面素質上的提升。國家政府等相關部門是應以為人民群眾服務為前提下存在的,所以政府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社會福利與生活保障是其自身最為主要的任務。這樣的任務不能單單只體現在物質層面上,在文化的需求上要給與群眾最大程度的滿足。所以在整個文化建設中,對于基層文化隊伍,我國相關人員及部門必須要充分了解并予以保護,維護好整個社會文化大環境的氛圍。
四、當前基層文化隊伍所需注意的事項
(一)基層文化設施
從我國目前的現狀上來看,基層群眾的文化素質與思想需要被提高,提高的手段需要被注意。最為有效又簡單的方式就是增加基層文化設施。這種類似的公益性設施和場地在城市的各個地區都可以看到,是群眾進行文化活動的主要途徑之一。某些論述教育文章上,也通過闡述設施的建設與實用程度來證明我國社會的和諧程度。雖然不是唯一的考量指標,但卻對基層群眾工作之余有著巨大的意義,對于總體生活水平與自身精神建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日常工作生產中對文化的傳導
社會是由各種分工不同的團體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系統。在文化上的建設應予以投入到各個層面,不能僅局限在業余時間。在各個領域中,將文化這一概念具體化,作為一種實際理論向各行各業傳達,將會對文化概念的普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對日常工作生產的隊伍管理與隊伍建設,是保障我國在滿足大眾文化需求上的必要手段,也將會整體拉動我國整體文化方面的進步,在傳播教育上有著深遠的意義與影響。
五、按照企業文化的結構層次,創建企業文化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塑造形神俱佳的企業形象。企業文化結構表層的形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它通過各種方式,將企業宗旨、職工素質、產品質量、經營規模、服務特色以及企業標識等傳播給客戶和社會公眾,造就優良的企業形象,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激發職工的歸屬和自豪感,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企業的發展。企業要給職工創造一個優美的工作環境,建設“花園式場所”。同時,還要采用先進的技術設備,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并精心設計產品的包裝和商標。但更重要的是注重智力投資,增加文化教育及培訓設施在基礎設施中的比重。
(二)制訂企業具體的經營管理制度。這是企業制度文化建設的實施系統。要建設一個人員配置合理、活力強組織機構,樹立“以人為本”的核心管理觀念?!耙匀藶楸尽钡乃枷胗^念,是將管理對象從以物為中心轉向以人為中心,把尊重人、愛護人、關心人作為基本出發點,即尊重人的價值、愛護人的成長、關心人的生活,從而把職工中分散各異的利益和價值取向統一到企業整體的利益和價值標準上來,在企業職工之間、上下級之間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國有企業在培養和建設企業文化過程中,應特別注重“以人為本”的核心管理。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要十分關注人的志趣,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滿足員工物質和精神的需要,從而充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企業充滿活力和希望。
(三)培育勇于進取的企業精神。企業精神是企業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企業內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機結合體,是“企業之魂”。因此,培育、創造企業精神是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企業精神不能千篇一律,但應該倡導這樣幾種共性的精神,即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共事合作的團結精神、務求實效的開拓精神和強化約束的自覺精神。
培育勇于進取的企業精神可以遵循以下做法:其一,樹立企業的價值觀念,提煉出適合于本企業的企業精神。企業精神既要有特色,又要易于彼為職工接受。其二,選擇明確而崇高的企業目標,并將企業目標具體化,進而謀求企業利益共同體的形成。其三,培養職工的企業意識。企業意識的培養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漫長過程。企業創業史的教育,可以增強職工的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感情投資則會增強職工對企業的感情創建意義,增強對企業的依賴感,職工參與管理能增強其主人翁意訊。做好了以上三方面的工作,職工就能視企業為已業,產生與企業共榮辱的企業意識。其四,樹立模范人物,發揮企業道德的示范效應。模范人物的一舉一動都是人們模仿的對象,所以有利于引導職工接受正確的價值標準和道德規范。最后,開發積極向上的文娛活動,使職工在娛樂中受到啟示和教育。此外,不能忽視職工文化的培養和提高。并且領導者要在建設企業文化的過程中以身作則,還要根據內外環境的變化不斷發展和完善企業文化。
六、創建企業文化的意義
(一)企業文化的形成有利于培養集體意識,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從而有利于調動職工積極性。
(二)創建企業文化有利于尊重職工的個人感情,使職工實行自我控制,有利于加強企業的管理,有利于提高企業領導者與職工的素質。
(三)創建企業文化能為深化企業改革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建立獨特的企業文化有利于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的知名度。
參考文獻:
[1][美]威廉·大內.Z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2][美]特雷斯·迪爾和阿倫·肯尼迪.公司文化.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1989。
[3]王成榮.企業文化.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0。
[4]蘇春華.淺析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廣西大學學報,2009,(9)。
[5]葉艷瑜.加強基層群眾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幾點建議[J].大眾文藝,2014,07:23。
[6]周偉.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現狀及文化隊伍的建設[J].戲劇之家,2014,18:334-335。
[7]王霞.淺談群眾文化隊伍的建設[J].金田,2013,06:325。
- 上一篇:【宜路蘭星】林金龍:時代殷殷囑托 青年砥礪前行
- 下一篇:愿善良的人都被溫柔以待
友情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湖北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湖北省紀委監委
高速公路網站